大学对我的影响

一年一度如火如荼的高考季结束. 蓦然回首, 自己已然高中毕业13年, 大学也毕业9年了.
9年时间, 改变了很多, 足以把一个鲜衣怒马, 意气风发, 唇红齿白的少年, 变成而今房贷和车贷缠身, 视力与体力俱下, 惶惶不可终日的油腻中年.

但最近也一直在酝酿与反思, 这短短四年的大学生活, 究竟带给了我什么?
当我在收到外卖, 外卖员说都怪自己没上大学, 才落得今天下苦力.
当我在坐网约车, 司机说要不是自己没上大学, 也不至于现在每天被公司压榨.

四年的生活, 有什么样的魔力, 真的足以把人群完成阶级划分么?
现在把杂乱的思绪总结成文, 聊以慰藉.

一: 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这个话说得可能有点儿大, 有点儿虚, 但确实上大学, 让我这个小镇青年, 有机会第一次离开了那个只有60万人口的小城市,
进入到一个二三线城市, 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地理上的冲击

家乡处于豫西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三面环山的盆地, 剩余一面被黄河阻隔.
伟大的太行山与王屋山交汇于此.
而我从小生活在太行山脚下, 听着愚公移山的故事长大.
18岁前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大山.
年少的我一直很好奇山的后边是什么? 会不会是一片蔚蓝色的大海呢? 会不会是一个喧嚣繁华, 高楼林立, 霓虹闪烁的都市呢?
曾经跟随奶奶上坟, 翻越了眼前那座大山, 发现在山的后边, 仍然是山, 是无穷无尽绵延不绝的山, 是目之所及毫无颓势的山脉.
沮丧至极.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而上大学给了我一次机会,
能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彻底逃离这片群山,
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家2000公里外的厦门.

我来自大山,
我要奔赴向大海.

第一次到海边, 第一次吃到芒果荔枝肯德基麦当劳,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文化上的冲击

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

思想上的冲击

很快就体会到了贫富差距与阶级差异.
当我还在省吃俭用只为买个100多元的蓝魔MP3, 甚至兴奋地睡不着时, 隔壁宿舍的同学就已经开始用iPod touch通过陀螺仪玩赛车游戏了.
当我还在用小灵通的时候, 室友就已经开始用iPhone 3Gs了. 当第一次试用, 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 才知道原来手机可以是这样的.

每次室友手机解锁时, 经典的”咔哒”声音, 令我羡慕, 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是我永远逾越不了的鸿沟.

当我为了省钱, 选择花费120元, 硬座坐43小时火车跨越四千里回家, 腰酸背痛, 双腿浮肿时; 室友与爸妈选择坐飞机, 去香港购物度假.
当我知道室友原来竟然没有参加高考, 直接通过竞赛保送到大学; 而我却几乎拼出了半条命, 才得以在当年100万考生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看到室友的班级通讯录里, 前四五十都是清一色的清北浙交; 我们河南的同伴

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些差异导致走向消极与虚无, 走向愤怒与反抗, 而是接受这些冲击, 这就是生活.
然后一点一点地再努力一些,

当然, 外卖员, 网约车司机可能也是一样, 借由来城市打工.

二: 让我拥有了独立思考与探索知识的能力


第一次在同学宿舍, 看到了墙外的世界.
批判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

三: 让我拥有了破除任何神话人物的信心与勇气


正是因为接受了思想上的冲击, 所以至今我心底里从不会崇拜或者神话任何一个人.
相信自己

遗憾


最近也在看<规模>这本书, 城市, 真的会让生活更美好么?